• 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
  • 用户登录
  • 中文
  • English
中国传媒大学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师资队伍
    • 教学成果
    • 研究基地
  • 新闻资讯
  • 招生信息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微专业
  • 特色项目
    • 无障碍电影
    • 融视频作品
    • 十年百变
    • 新闻传播大讲堂
    • 行走中国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
  • 常用下载
    • 全部下载
    • 教学常用
    • 出境交流
    • 活动申办
    • 其他文件
首页  招生信息  本科生
本科生 研究生 微专业



    国际新闻与传播(卓越人才实验班)


    国际新闻与传播(卓越人才实验班)专业是顺应国家战略需求与全球传播格局变化而设立的特色专业,以培养具有政治素养、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国家级、省部级实践实验平台以及双一流学科建设平台,形成专业优势互补和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范式,形成适应智能媒体时代的“战略型+实战型”人才供给体系。本专业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国际传播和大国外交等理论基础,而且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双语采、写、编、评、译等新闻业务素质,能够承担国际新闻记者、编辑、翻译、评论员等及其他涉外管理工作。本专业教学成果“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创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广播电视学(视听传播方向)


    广播电视学(视听传播方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业教学成果“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践赋能·知行合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创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专业是国内开设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广播电视专业之一,聚焦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以广播电视新闻、视听新闻传播、融合新闻传播为特色。服务国家战略和一流学科建设,面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传承广播电视教育优良传统,大力发展智能视听传播、融媒体内容生产、全媒体传播等专业方向。致力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理论水平高超、文化知识广博、国际视野开阔、专业技能精湛、实践能力突出的一流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够在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党政新闻宣传部门、互联网平台、文化传媒机构等从事新闻采编、内容传播、策划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编辑方向)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视听编辑方向)立足传媒发展的学科和产业前沿,培养各类网络视听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创作专业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单位电视学院具备丰富的广播电视教育教学经验,曾获得1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适应互联网传播发展,本专业方向积极跟进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变革,培养具有互联网媒体思维、技能和素养的高级编导人才、影响中国未来视听传媒发展的领军人物。



    网络与新媒体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创立于2018年,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已经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新闻传播学的中坚力量,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开设多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基于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媒介技术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影响与变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创新前沿专业,侧重培养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实践基础,掌握网络新媒体传播相关理论,具备专业网页制作和数据处理技术,了解新媒体运营管理知识,拥有广阔网络传播国际视野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毕业后可在各级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部门从事基于网络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及管理等工作。



    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专业于2022年开设,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最年轻的专业之一。该专业立足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秉承中国文化基因,涵纳现代出版学技术前沿与创新理念,高度契合互联网时代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专业人才诉求。本专业将培养明德立志、勇于创新的数字出版、策划运营及融合传播领域的全面型、复合型、开拓型人才。该专业设立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延传视听新媒体人才培养优势,兼容数字传播与出版艺术的能力素养,依托“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融合出版与文化传播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实践实验平台,其他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专业优势互补和教育资源共享。专业培养不仅涵盖了传统编辑出版学的基础理论,还引入了大量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内容,如数字出版技术、数据分析与挖掘、人工智能在出版中的应用等,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数智基础。




  •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中国传媒大学东配楼

    电话:010-65783257
    邮编:100024
友情链接: 艾默生大学 纽约电影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Copyright@2023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京ICP备//1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