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三合力”,电视学院思政课分类教学团队正式成立!

来源:电视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量:10


327日下午14时,电视学院思政课分类教学团队成立大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东配楼时空报告厅召开。电视学院携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工队伍三方共同发力,实现共筑“三合力”,推动院际合作交流加强分类教学和课堂建设携手迈入思政育人、实践育人新篇章。


电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团队合影留念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电视学院院长高晓虹,副院长叶明睿,广播电视学系主任涂凌波,媒体融合与传播系主任丰瑞,科研办公室主任赵希婧,教学办主任王静,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东建,副院长杨洋,专职组织员赵波,分类教学团队成员李威颖、张凯、安阳朝出席会议。


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电视学院院长高晓虹


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电视学院院长高晓虹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电视学院的思政教育成果。

电视学院长期以来一直将思政理念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让同学们借助技术手段践行理论思想,强化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效果。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咱们新疆好地方》《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等传播政治思想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视频作品。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


20252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师生团队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传播“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该课程以创新可视化形式阐释民族工作重要思想,视频经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刊发,并在国家民委“道中华”微信公众号设专栏。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大讲堂


电视学院组织师生走进北大红楼,沿着红色足迹追忆初心。师生通过课外加深、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建设特色党建活动线路,让书本上的思政理论走进现实。从香山革命纪念馆到新华社国社之镜·世纪光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达成了良好的结合。


师生打卡红色地标


分管教学的电视学院副院长叶明睿作为大会主持人,他结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程合作经验及学生思政意识问题进行分析。电视学院重视学生思政课堂表现与成绩,鼓励学生与老师交流,并将思政理念融入项目创作和田野实践。


电视学院副院长叶明睿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东建介绍了学院针对本科生开展的思政课分类教学改革情况。该改革结合学情与培养特点,通过开设试验班,联动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及学工队伍,以“三合力”育人模式提升教学针对性。副院长杨洋高度赞扬电视学院思政课分类教学团队,并强调分类教学需深化学理、改革教法与方针,共筑“三合力”为教学注入新活力。专职组织员赵波分享了“三合力”教学的具体工作。

此外,学院分类教学团队成员还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生同走井冈山红色路线、优秀实践作品进课堂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李威颖老师肯定了电视学院思政理念的高水平发展,张凯老师赞扬了电视学院同学在思想意识上的高标准,安阳朝老师感谢了电视学院提供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东建


电视学院连续四年推出《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等影响力项目,开展“四个一百”融媒体项目及《行走中国》《十年百变》等合作,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深耕细作,产出优秀视听作品,融入思政理念,探索教育新模式,并借实践教学向社会传播。这些作品反哺思政课堂,为课程注入活力。



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育人模式交流研讨会”,探讨思政育人发展路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合力育人模式”交流研讨会


编辑:高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