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华文脉——《行走中国》入选教育部“创承文脉”数字微展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组织引导广大师生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教育部举办了2024年高校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近日,宣传活动遴选名单正式揭晓。经过高校自主申报、专家审核等环节,本次活动从数字微展览、工作案例、视频微课三类作品中,共遴选产生了251件优秀作品。其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策划并实施的《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成功入选教育部“创承文脉”高校主题数字微展览联展。
▲ 祝贺《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入选!
目前,《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入选教育部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第一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和中央网信办“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
《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首先因其落实了“文脉承新”——它扎根时代,美美与共绘文化新卷。
立足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之需,《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以“美美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传承中华文脉,实现中华文明的数字化传播,展示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以“中国内容,国际表达”为基调,以“青春行走,看见中国”为创意,充分发掘中国不同地域的文化精粹,多元、立体展现中国大地上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大国重器、建设成就等。
▲ 第一期《行走中国》
此次展览的作品兼顾国内外传播,以当代大学生的青春视角双语讲述60个可亲可感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元素、中国因素、中国要素,减少文化误读,打造国际化、立体化、多元化的中国文化景观,提升中华文明的能见度。
其次,《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一承文脉匠心——与青春行走,视听融合焕活国际表达。
《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采用了“Z世代”年轻人易于接受的视听风格和话语形态。《行走中国》项目的制作充分发挥电视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的专业优势,凝聚“Z世代”的力量,以电视学院的学生作为主讲人,实现了以年轻的语态讲述可亲可感的中国故事,以青春的视角看见中国。
▲《行走中国》“Z世代”主讲人
同时,此次数字微展览将科技、文化、创意相融合,展示了多种形态类型的视听内容,超越了传统展览的单一形式,实现了信息的跨媒介呈现,吸引年轻观众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进一步实现中华文化的激活与再现贡献青春力量。
▲《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
《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以跨媒介的联动方式,展现了中华大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当下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更要求我们用多元的手段,让古老文明在数字原野上开枝散叶。
最后,《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还诠释了文脉传薪——以实践育人,师生共创薪火相传。
电视学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将“新闻教育实践观”融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扎根中国大地、体悟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作为学院重点实践创新项目,《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入选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是对电视学院“实践赋能”育人理念的认可与肯定。
▲《行走中国》师生编创团队
本次《行走中国》数字微展览中的视频作品已全部同步上线海外社交平台,总传播量超过3000万,多部作品得到国务院新闻办、中联部海外平台账号以及多位驻外使节转发,获得海内外受众的喜爱和好评,被广泛点赞和评论。
▲海外平台上的《行走中国》
未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将继续发挥“双一流”学科的优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20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