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电视学院师生助力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顺利举办
2024年12月7日,由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三亚金椰海影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协办的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主论坛: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三亚顺利举行。
▲金椰主论坛: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发展”,吸引了政府领导、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电影产业在内容创新、跨文化传播及国际市场拓展等领域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新闻传播学部专职副学部长胡芳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绍刚主持。
▲参与论坛的嘉宾合影
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斌出席论坛并发表开场致辞。王斌指出,本届电影节以“海生万象,光映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打造自贸港文化IP。海南自贸港建设为中外电影合作创造了广阔机遇,他提出三点倡议:依托自贸港政策推动电影文化出海;借助海南丰富资源推动“海南拍,拍海南”;发挥海南独特优势助力建设海洋电影强国,并详细介绍了海南在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斌致开场辞
论坛上半场围绕中外合拍展开深入讨论。壹同制作总制片人钱重远分享了从《狼图腾》到《误杀3》的合拍经历,指出合拍模式从“请进来”转变为“走出去”,极大地丰富了电影元素,看好中国合拍市场的未来发展。
▲壹同制作总制片人钱重远
阿里影业集团总裁李捷介绍了公司引进片的优异成绩,强调引进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性,希望海南成为引进片政策的高地。
▲阿里影业集团总裁李捷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认为合拍是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寻找共同的故事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制片人、监制单佐龙提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三步战略,并以《狂野时代》为例,展示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电影的信心。
国际知名主持人奥利弗·格朗让回顾了中法合作历程,强调海南的取景潜力,并介绍了法国电影产业的投资模式和协会在促进合拍方面的作用。
▲奥利弗·格朗让
上半场结束后,海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陈际阳,海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郭志民共同启动了“海南拍-拍海南”影视拍摄服务指南小程序发布仪式。
▲“海南拍-拍海南”小程序发布仪式
下半场论坛聚焦自贸港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导演、制片人,海南电广传媒董事傅进介绍了“海南拍,拍海南”小程序的功能及未来发展规划,包括推出英文版服务指南、筹建影视服务中心等。
▲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导演、制片人,海南电广传媒董事傅进
《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以《少年派奇幻漂流》《卧虎藏龙》为例,阐述了跨文化创作的要点,强调在合拍中要寻找文化共同点,实现文化平衡。
▲《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指出合拍片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突破点,海南应在合拍片和微短剧领域加大投入,并发挥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的潜力。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
海南陵水影黎万像数字传媒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琼雪介绍了陵水海风国际影视基地的建设情况及政府支持的产业基金,展示了基地在推动产业生态发展和文化出海方面的作用。
▲海南陵水影黎万像数字传媒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琼雪
南加州大学文理学院影视专业教师郑非对比了新西兰和夏威夷的电影产业发展,建议海南制定长期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并介绍了海归国际青年导演短片展映活动。
▲南加州大学文理学院影视专业教师郑非
为支持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中国传媒大学于2020年在海南陵水成立海南国际学院,采用“2+ 2”和“1+ 3”等模式培养国际化影视人才。本次论坛由电视学院副研究员李昉组织策划,师生团队全程参与现场执行工作,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专业支持。
▲参与工作的海南校区同学合影
论坛总策划李昉表示,团队通过本次策划对海南自贸港电影产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论坛的主题和内容更具针对性。策划人陈宇舟感谢母校提供的机会,通过与各界人士的交流,他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应与产业实践相结合。策划人周殷殷介绍,团队以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围绕“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并通过小程序发布仪式呼应了相关倡议。参与筹备工作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黄小荻表示,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论坛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中国电影报道》栏目、海南新闻联播、三亚广播电视台、海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中传电视学院师生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继续深耕中国特色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为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王海宇
更新时间: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