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 “光明影院”走进朝阳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
12月3日,为迎接第33次“国际残疾人日”,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项目的师生志愿者来到朝阳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为30余位视障观众放映无障碍电影《长空之王》。
影片讲述了雷宇等飞行员经过严苛选拔正式成为中国新一代试飞员,在不断挑战战机和自我极限的过程中成长的故事。这部影片由“光明影院”志愿者经过3个月的精心准备,于2023年12月被制作成无障碍版本。
《长空之王》无障碍电影放映现场
朝阳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与“光明影院”项目长期合作,设立了无障碍观影厅和“光明影院”展厅。
为了更好地服务视障人士观影,师生志愿者制定了详细的观影服务方案,大到总体的活动安排,小到入场、入座等细节,都体现了“平等、融合、共享”的无障碍理念。
观影活动后,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朝阳区残联宣文部工作人员、三届残奥会盲人柔道冠军袁艳萍表示,“无障碍电影实现视障人士和健全人同等,为如何解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让视障人士看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享受世界的成果。”
本次活动以“国际残疾人日”为契机,通过无障碍电影回应“增强残疾人领导力,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的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化共享、心灵沟通的生动实践。
“光明影院”师生志愿者引导视障观众们通过声音感知电影的魅力,让每一帧画面、每一个情节都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这种超越视觉的交流方式,不仅让视障朋友享受到了电影带来的乐趣,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光明影院”的温暖与关怀。
朝阳区残联、盲人协会副主席张金英接受采访
朝阳区残联、盲人协会副主席张金英表示:“满足视障朋友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他们愿意走进电影院,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感谢残联与‘光明影院’的鼎力支持,为视障群体带来温暖与光明。”
“光明影院”持续推进无障碍信息传播的视听实践,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文化赋能、信息增权理念,展现了共建数字包容社会的中国方案。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聚焦此次“国际残疾人日”放映活动,发表了题为“DisabilityInclusion: China promotes audio-described movies for the visuallyimpaired”的专题报道,深入讲述“光明影院”项目对于推动社会包容性和无障碍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在残疾人权益保障和文化多样性促进方面的积极努力,成为了中国人权保障事业的靓丽名片。
中国传媒大学 “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制作与传播公益项目通过在电影对白和音响间隙插入对画面的讲述,制作可复制、可传播的无障碍视听产品,帮助视障人士看懂、听懂电影。截至目前,项目团队将无障碍电影送到了全国32个省(区、市)及澳门特别行政区,送给了全国2244所特殊教育学校,对国务院划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点对点覆盖,惠及了800多万盲人朋友。2022年,“光明影院”公益点播专区在全国有线电视平台上线,服务超2亿户家庭。
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付海钲指导放映
法定的国际残疾人日每年虽只有一天,但“光明影院”在经年累月的每一天里,都以实际的努力打造优质的无障碍视听作品,助力我国无障碍事业发展。未来,“光明影院”将继续坚持每年制作104部无障碍电影,保障视障朋友们每周2部的观影需求。项目团队也会持续将无障碍电影送进社区、影院、图书馆、盲校和视障人士的家中,以更平坦开阔的“文化盲道”连接心灵,助力更多视障朋友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理念与行动上提供“文化助残”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