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电视学院多部融视频作品获得北京市奖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特别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寒假期间,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各学院参加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北京日报社共同举办的“见字如面:我回故乡过大年”北京市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主题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共推荐10部优秀作品代表参加评选。经专家评审、网络展示等环节,现获奖结果已经公布。
其中,电视学院有3部学生作品获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分别是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本科生龚小雯(一等奖)、2022级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生蔡肖翰小组(一等奖)和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本科生王澍薇(二等奖)。
获奖作品内容涵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家乡发展成就的生动展现与乡村振兴获得感的可视化展示等主题,展现出青年学子对社会的思考与洞察。
龚小雯发挥专业所学,用镜头与文字记录她眼中家乡的万家灯火与绿水青山,并借此讲述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绵阳之力。龚小雯的作品《灯火中的绵阳》在本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作品《灯火中的绵阳》片段
一等奖作品《“乡”见欢》展现了创作者蔡肖翰家乡的乡村振兴工作落实成果,聚焦该村帮扶队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创作团队从自身实地走访中了解真实情况,在“看见”乡村的基础上找寻乡村故事,将乡村变化的一个个小故事作为乡村振兴的缩影,由点及面,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乡”见欢的喜悦。
作品《“乡”见欢》片段
在征稿的时候,王澍薇被“家庭一年的奋斗故事”这个类别吸引。基于此,王澍薇将叙事脉络细分为三个模块,而这三个模块收束到一起,她用“在路上”这三个字来概括。王澍薇认为,“在路上”是一个能展现奋斗进行时的词,它动态呈现着家庭三代人的状态。最终,她创作的作品《在路上》获得二等奖。
王澍薇正在拍摄
获得佳绩,是电视学院落实思政育人的重要成果。获奖作品诞生的背后,是学生编创团队内容的精心打磨与技术的揣摩创新,也是电视学院推动全媒体特色的“五位一体”思政教育体系育人的成果。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电视学院持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的探索实践。
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实践创作中,是电视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创新思政教育的重要经验。电视学院学子学习编创理念、钻研编创技术,将专业所学与家乡发展故事结合。通过融创实践,他们深感重任在肩,立志奉献青春“小我”之力,奔赴奋斗新征程。电视学院聚焦国家发展任务和媒体融合要求,持续培养出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新闻传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