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培训”举行

来源:电视学院    发布时间:2019-06-19    浏览量:860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第二期“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培训”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人文社科教育处处长武世兴、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晓红教授出席开班式。


1、开班式致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

       徐青森副司长在开班式致辞中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对此次培训的举办表示了高度支持和肯定。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多次从治国理政大局的高度阐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切实发挥好“定盘星”的关键作用,真正培养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

       高晓虹主任委员在致辞中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引,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灵魂。作为指导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专家组织,新闻传播学教指委计划将在未来五年分批次面向开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所有高校开展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邀请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宣传实践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高校优秀学者和业界知名专家来授课。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教师的授课能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质量。


△开班式现场照片


2、专家授课 干货满满

       此次培训的授课专家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中国改革报社的五位专家组成,汇聚了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以及业界实践的领军人物。为完善培训体系,强化案例教学,此次培训还专门设置“不忘初心·主题主线报道优秀作品巡讲活动”,邀请了五位来自主流媒体的编辑记者分享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会与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的授课内容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教材的编写背景、思路及其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展开。该教材十二讲的内容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什么”这一知识层面的问题, 更把着眼点放在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什么”会要求这么做这一理论层面的问题, 同时关照了“怎么办”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层面的问题, 为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


       复旦大学童兵教授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检验和强化真理性,克服片面性,不断走向完善和深化,从而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战斗力。童兵教授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归结为以下五点:第一,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考察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性;第二,从存在决定意识规律认识新闻传播的本质;第三,对立统一法则制约新闻传播机制;第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原理规定新闻事业的性质;第五,人民的历史地位决定人民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


       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前新闻舆论宣传”为主题,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下的融合新闻报道实践相结合,界定了融合报道的概念,比较了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融合报道上的异同,探讨了融合报道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他认为融合报道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将高质量内容和先进的传播科技相结合生产出能够不断丰富人们阅读和视听体验,并且引领社会的价值观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新闻产品才能在大浪淘沙式的传媒业变革转型的浪潮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北京大学陈开和教授结合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经验进行讲授。他剖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要求,介绍了案例教学及其在新闻学科运用的历史,以美国“占领华尔街”、我国十八大等中外重大主题的新闻实践为案例分享了讲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宝贵经验。


       中国改革报社副社长杨禹以《用均衡眼光看待不均衡的中国——在新时代中国舆论场上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强调了新闻舆论工作对于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杨禹社长运用了大量实际案例,深刻分析了舆情、舆论在舆论场甚至社会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介入中国复杂舆论场时的基本遵循”“如何带着均衡眼光看准讲好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舆论引导落脚点”“围绕‘获得感’的舆论引导落脚点”“职业新闻人在复杂舆论场上的自律”“我眼中的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就职初状态”“锻造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方面做了深刻、凝练和独到的阐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致辞

       “不忘初心——主题主线报道优秀作品巡讲”活动作为本期培训的重要环节于6月1日晚在中国传媒大学新知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让参培教师在观摩多部优秀新闻作品之余,与业界一线新闻人面对面,共同探讨如何创新主题主线报道并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到新闻生产之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出席此次活动并致辞。他指出,主题主线报道应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时、度、效”,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宣传的有效性。来自人民网、长沙市人民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五名记者、编辑分享了做好主题主线报道的体会。他们以案例为切入,强调了增强“四力”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新闻报道要以真实为生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唱响主旋律,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3、学员畅谈心得体会

△颁发结业证书

      在6月2日的结业式上,山西传媒学院副校长郭卫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和浙江工业大学广播电视系讲师周琼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山西传媒学院副校长郭卫东

       作为一直从事马新观教学工作的教师,郭卫东表示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做到“真学”“真懂”,更要做到“真信”“真用”,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今年暑假,山西传媒学院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从下个学期开始在全校的21个本科专业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与思政课程做到有机结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

       张慧瑜老师基于本次培训总结并提炼了马新观在教学中的“三结合”:一是马新观要和新闻实践相结合,优秀新闻案例更能帮助学生理解马新观的内核;二是马新观要和新闻教育相结合,马新观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更是通识教育,传授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三是马新观要和融媒体时代相结合,教师要及时了解新闻传播行业变革,在技术变革中掌握马新观的要义与实践要求。


△浙江工业大学广播电视系讲师周琼

       周琼老师表示五位专家学者以历史眼光对马新观展开了理论梳理和实践总结,给了年轻老师很多最新的典型案例和深刻的学术思考。在日常教学中,只有老师系统掌握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培养出更多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学员合影


       本期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培训得到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和教师们的积极响应,共录取了全国各地43所新闻传播院系的54位骨干教师为本期学员。参培教师分布范围广、能力水平高,学员中28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学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最小的28岁,年龄最大的55岁,近半数的学员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编辑人:19国新王博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