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研究生新生参访新华社历史陈列馆

来源:电视学院    发布时间:2018-09-14    浏览量:2276

913日、14日,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2018级研究生分批次来到新华社历史陈列馆进行参访学习,以实践的形式继续新生们的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旨在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传媒大学*新华社

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其前身是1931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1月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

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院内、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第一馆”的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原为清末财政学堂建筑,后为北平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第四分院图书馆。它主要由主展厅和摄影专题展厅组成,展陈面积约1500平米。主展厅共展出照片600余张、文物160余件。参观伊始,讲解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历史陈列馆的历史照片、发稿文物、烈士名录及塑像、不同时期建设成果等各种展陈。

△一面挂有新华社历任负责人照片的墙

拨开历史的云雾,同学们更加了解到新华社的悠久历史。193111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抗击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的隆隆炮声中宣告成立,同时创建了红中社。1937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的决定,红中社在延安更名为新华社。


△观看新华社短片,了解主流媒体的职责

引领着国社人始终向前的是十六字的“新华精神”,即: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新华精神凝聚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新华精神

作为未来走向一线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研究生新生们在“开学第一课”了解我国主流媒体的光辉历史和新闻人的责任使命是极其重要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是我们今后乃至走上媒体工作岗位上始终需要肩负的职责。

除了国社的光辉历史外,在新时期新华社的媒体融合实践也是值得学习的。新华社的全媒体业态包括三个层面的拓展:第一是由传统新闻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业态拓展;第二是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第三是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拓展。

近年来新华社的报道和作品呈现出“图片新闻视觉化”的趋势,即让静态的图片动起来,辅以短视频传播的方式,生动鲜活,深入人心。例如由新华社制作的系列微纪录片《红色气质》和《国家相册》,都应用了这一手法。

△庆祝建军90周年特别节目《国家相册》海报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新华社的另一特色,新华社著名的智能机器人“艾新华”在现场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新华社智能机器人“艾新华”

       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转型方面的探索实践日益深入,作为未来的媒体人,了解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新思路新方法至关重要。我们要牢记“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的使命担当,学习历代新闻工作者们的敬业与热忱、勇气与奉献。


                                                    编辑人:19级广播电视学陈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