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影像大赛系列活动(一):我校举行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展映会

来源:电视学院    发布时间:2016-12-13    浏览量:3045

2016年12月12日晚六点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获奖作品展映会在我校东配楼116放映厅进行。此次展映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和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组委会共同举办,也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系列展映活动的第一项。

本次展映分为“元”、“回归”和“独唱团”三个环节,共有七部作品参展。“元”这个词在宋元时期的算术方法中被用来代表未知。这一环节的三部展映短片《盲钻》、《未知星球》和《勇往直前》展现出了人与人之间多元复杂的关系以及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无限想象。《我的爸爸是曾志伟》和《宵禁》这两部片子则向观众表现出了亲情的回归。

“大多数人都拒绝孤独,但往往孤独让人成为自己。”这是主办方对于“独唱团”主题的阐释。此环节的两部影片《乡村教师》和《不和谐音》从不同的角度向观众解读了“孤独”二字。

第一环节“元”的展映结束后,《盲钻》导演何文超来到现场与观众进行交流。她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灵感来自于她本人的生活。14年,家里的小时工偷偷拿走了她新买的耳环,这件事被她发现并一直记在心里,这就是《盲钻》故事的雏形。而《盲钻》这部短片的结尾——两个主人公在地铁上长时间对视的场景也来自于她生活的体验:“有一天在地铁上,我看到白领、民工、学生形形色色的人在座椅上,就开始想象两个曾经相遇过或有故事的人在地铁上偶然相遇的情境。”此外,针对拍摄过程中光线和镜头的把控,何导也向观众分享了她的经验。

电视学院2016级网络与新媒体(互联网电视方向)的刘砾泽同学表示,影片《盲钻》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部短片的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同时也让我思考,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不能盖棺定论去评判一个人。导演本人分享的经历也印证了’灵感源于生活’,让我很受启发。”

《乡村教师》是这七部影片中唯一的纪录短片。本片的导演高隽也来到了展映现场与同学们交流。谈及自己创作的初衷,高隽导演说:“拍纪录片并不是高尚的事情,但也不是卑微的事情。我个人喜爱社会类纪录片,这类题材的价值与意义更高。”面对同学的提问,高隽导演也分享了他对于纪录片和对于短片的看法:“短片是独立的片种。拍短片并不一定是为了拍长片,拍纪录片也不一定是为了拍剧情片。纪录短片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随着7部影片放映完毕,当天的展映活动也接近尾声,但是一分钟影像大赛周系列活动仍在继续。12月13日晚六点半,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优秀作品展映活动将在我校东配楼116放映厅举办。

 编辑:16广播电视学 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