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

  

专任教师中:

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高晓虹教授。

北京市教学名师4名:王晓红、吴敏苏、曾祥敏、秦瑜明。

北京市优秀教师2名:赵淑萍、吴敏苏教授。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名:曾祥敏教授。

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4名:于然、付晓光、涂凌波、丰瑞。

  

一、 加强党团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电视学院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着重建设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院及所属党支部和基层教学科研单位近年来获评多项荣誉称号。

  • 2022年,学院党委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 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 2021年,被评为“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 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先进党组织”


二、 深耕教育教学,以高标准教学再创多项佳绩


学院将教育教学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创新教研形态、共建优质资源,打造了一流师资队伍,积累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 2022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实践赋能知行合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创新》,负责人高晓虹;

《面向国家战略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负责人曾祥敏。

  • 2022年,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2个: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虚拟教研室、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 2022年,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政培育建设项目:“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2021年,获批新闻出版总署“融合出版与文化传播重点实验室”。

  • 2021年,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网络与新媒体本科育人团队。

  • 2021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2021年,获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1)、“习近平新闻工作论述研究”;(2)、“融合新闻学”。

  • 2021年,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

    (1)、《新文科建设框架下“四史”教育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

    (2)、《新文科建设语境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创新实践》。

  • 2021年,获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与传播教学改革创新》。

  • 2021年,获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新媒体交互设计》。

  • 2021年,获北京市高校“优质教材”:《电视采访》。

  • 2021年,国际新闻与传播教学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2021年,高晓虹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 2021年,《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 2021年,曾祥敏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

  • 2021年,涂凌波获第九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表彰人选。


三、 引领学科建设,以高水平成果打造一流学科


新闻传播学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20年至今,代表性科研立项如下:

  • 国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中国纪录片的历史、理论与创新实践研究》

  • 国社科重大项目1项:《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高品质发展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加快新型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主流价值观理论知识体系与计算模型》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移动应用视觉艺术与交互设计人才培养》《中国城市视觉文化地图艺术推广》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4项:《网络社会治理研究》《中国网络新世代的媒体社会学研究》《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信息弱势人群能力提升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数字反哺视域下我国农村家庭接触和使用智能媒体的代际互动机制研究》《数字时代新闻学交往范式的哲学阐释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项:《县级媒体融合与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无障碍传播视阈下的视障者社会参与能力提升研究》

  • 2020年至今,团队在“三报一刊”理论版发表文章7篇:其中《光明日报》理论版6篇、《经济日报》理论版1篇。推出学术著作60本,其中英文专著2本。发表C类以上期刊论文182篇,其中SSCI论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