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就业育人大会暨面向人工智能就业创业论坛在京举行。下午,系列论坛“国际传播、中国声音:培育国际化人才路径探索”作为此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中心V10报告厅顺利举办。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胡芳、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楠、电视学院党委副书记程素琴、传播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赵丹、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娇、传媒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娟等学院领导和教师在现场参与论坛。论坛由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主持。
本次论坛围绕“AIGC冲击下的国际传播业态变革与人才需求展望”与“人工智能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新方向”两项主旨议题,邀请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节目中心采访部主任沈小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视频创作部副主任陈晓夏、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经济新闻采编室副主任张钟凯、北京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李烨、新华社摄影部记者、卢烨工作室负责人卢烨、中国新闻社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主任杨燕芳、中国日报社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郭书含、环球时报英文版编委曹思琦、中国石化报社国际传播部主任周芳、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海外传播负责人王淇等多位业界专家开展深入讨论。
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经济新闻采编室副主任张钟凯认为,在AIGC冲击下,国际传播人才在学习新工具、新平台的同时,不能忽视国际传播基本理念和专业训练,要提高对AIGC工具使用效果的审美和核查能力。
中国新闻社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主任杨燕芳提出要加强政治教育,加强实践教育,不断培养全方位的国际传播人才。
其他业界专家也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现场交流环节中,来自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国际传播白杨班学生代表就人工智能冲击下新闻传播业态面临的挑战与国际传播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讲述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并与现场嘉宾展开了深入地探讨与交流。
论坛基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方向进行了路径探索,中国传媒大学将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浪潮下国际传播生态变革与人才职能身份转变的挑战,紧跟时代潮流,拓展前瞻视角,强化国际传播人才的技术运用、专业能力、政治素养与综合素质,培育新质生产力,挺立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