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18时,中国传媒大学东配楼116星光放映厅展映了“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优秀作品组《味道》、《青春狂想曲》和《十万喵星人计划》,吸引了近百名我校及校外的老师、学生观影。三位导演亲临现场,与观众分享了制作过程与心得体会。
“来到北京,为的是一份梦想,一份感情,一个人。不为别的,拼的就是坚持。” 上届最佳剪辑奖《味道》再次与大家见面,25分钟里,导演给大家讲了一个“梦想与味道的故事”,从聚光灯下用大提琴演奏的《卡农》,到寒夜出租屋里的一碗臊子面,无数北漂为了看不清的明天坚守着,“艰难却有意义的坚持,总比浪费人生好得多”。
一转眼,又是盛夏毕业季,“广院故事”已经走过了三个春秋,这次来到半夏舞台上的是最终季——《青春狂想曲》,从百无聊赖生出的满腔热血,到寻死觅生后的疼痛蜕变,3432寝室的三个好哥们演绎了一曲“兄弟情深”,“拍这个片子呢,是因为我比较看重身边的人,我想拍一个‘感受不到感情的人被感动的故事。’”既是导演又是摄像还是编剧的陈相如调侃着自己 “浮夸的演技”,“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身边的人吧”。
2014年10月,一篇名为“十万喵星人计划”的微信推送刷了很多人的屏,这是由“灵泛”工作室发起的趣味公共艺术实验,号召大家以手机屏幕为画板,发挥想象一起创作100,000只喵星人的涂鸦计划,“他们这个团队很有执行力”,将这个计划拍摄成同名纪录片的欧雪莹在现场分享了整个创作过程,“在拍摄时,感觉到当代年轻人缺乏的韧劲、执行力,灵感用1%的汗水,而实现灵感则需要99%的努力”。
我校电视学院的刘璐宁在展映结束后说:“这是三个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故事,对于未来,我会像《味道》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即使艰难也绝不放弃。”
本次展映的主题是“我们的时代”,6月6日将展映《最后的黄土人》、《瓦保村的春天》、《追星这件小时》和《小美人》这四部影片。
(记者/王邦正 金陆雅)
网页编辑:岂頔-2014级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