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展映第四场在东配楼星光放映厅举行

来源:电视学院    发布时间:2016-06-05    浏览量:3126


  6月4日下午,第十四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以下简称“半夏”)“理想三旬”展映单元在我校东配楼星光放映厅举行。本场展映放映了《离》、《0041》、《我是童星》和《味道》四部作品。作品导演与观众进行了交流。




  第一部影片《离》的导演,是我校新闻传播学部2014级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影方向)的杨宝益。在放映前,他表示大家可能会“看不懂”。“因为这部片子比较荒诞,也比较平淡。但它对我来说有特殊的含义。”

 

  《离》叙述了一个贴近生活的故事。一个失恋的女人想要搬出老房子,在搬家的前三天一位陌生房客搬了进来。不可避免地,他们开始影响彼此的生活。经历三天的相处,这个女人却犹豫了:我要不要搬出这座房子?

 

  放映结束后,在被问到拍这部片子是想表现什么时,杨宝益谈起了自己的中学回忆:“我有一个同学,因为看了一本书而性情大变。我在想,改变一个人真的很难吗?未必,就像这个女主人公,一开始你会抗拒,最后也许你自己都会给自己寻找接受的理由。”




  晚6点30分,晚场展映在东配楼星光放映厅进行。这场以“边缘”为主题的展映放映了两部记录生活在特殊地理位置的人群生活的纪录片作品——中国传媒大学唐国威的《大海的孩子》和中国传媒大学杜怿超的《不是北京的北京》。


  第十二届半夏年度大奖的获奖作品《不是北京的北京》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北京燕郊的群体为了梦想打拼的经历并艰难融入大城市的过程。导演杜怿超在电影放映前,与到场观众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大海的孩子》则是本届半夏最佳长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年度大奖三项的提名作品,反映了几乎与世隔绝、长期漂泊海上、依靠捕鱼为生的特殊群体“疍家人”的生活状态,他们面临着无法落户、无法回到陆地、子女无法接受教育、疍家文化逐渐消亡等诸多问题。


  影片放映结束后,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影片导演唐国威则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在大屏幕上与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这是半夏首次采取视频直播的方式实现作者与观众的实时互动。唐国威回答了观众提出的有关拍摄技巧、拍摄经历、细节安排等问题,并与观众分享了“疍家人”的生活状况和群体文化。


  “希望这部片子能够引起社会上更多的人对于这个群体的理解和关注。”唐国威说。



文字记者/姜俣 陈慕容

摄影记者/毛逸